泄漏、燃烧、爆炸——危化品运输的高危性不言而喻。据统计,我国近年来77%的危化品事故发生在运输阶段,且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如何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发生事故后如何自救?
危化品运输前应注意什么?
1.车辆号牌安装是否完好,安全检验标志、保险标志是否放置正确,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是否齐全有效、随车携带。
2.车辆标志灯、标志牌、反光标识、侧后防护装置、灭火器等安全装置配置是否完好,卫星定位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3.车辆制动、灯光、转向等安全系统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轮胎规格是否合格、磨损正常。
4.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罐车紧急切断装置是否安装完好,处于关闭状态。
5.驾驶人驾驶证、驾驶人和押运员从业资格 证等证件是否齐全有效、随身携带。
危化品运输中应注意什么?
1.选择行驶路线: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尽量选择远离城镇及居民区且道路平整的国道主干线或高速公路,不得在情况复杂的道路上行驶,不得在城市街道、居民区停车休息、吃饭。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槽罐车辆,由于罐体全部暴露在外,炎热天气应提倡白天休息夜间行车,以防液体膨胀。遇有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安排出车。
2.停车地点的选择:注意停放装载危化品的车辆不得在学校、集市、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地停放,如必须在上述地区进行装卸作业或临时停车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当地相关部门同意。停车时要留人看守,闲杂人员不准接近车辆,做到车在人在,确保车辆安全。
3.安全行车:车辆运行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刹车,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行驶高速公路时要按照规定的车道行驶,不得随意超车、变道。遇有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要加大距离,如遇车辆打滑不能猛打方向。保持安全的行车速度,任何情况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80km/h,夜间、雨雾冰雪等低能见度条件下要降速行驶。驾驶人要保持注意力每驾车2 小时左右应停车休息,并及时查看车辆技术状况,确保紧急切断阀处于关闭状态。
4.行车途中勤检查:危化品运输的安全隐患是从泄漏开始的,由于行车中车辆颠簸震动,往往容易造成包装破损,破损又往往集中在三个点上:桶盖没拧紧或密封圈失效;铁桶的焊缝处及桶筋由于摩擦破损;桶底在行驶中位移造成破损。因此,每行驶两小时要查看一下,桶盖上有无溢出,用专用扳手再拧紧一下,如密封圈失效应更换;铁桶之间的充填物有无跌落;车厢底部四周有无泄漏液体,如有,应查出漏桶,将漏点朝上;捆绑的绳索有否松动等。值得提醒的是,在高温季节,液体会膨胀,更换密封圈时要慢慢打开,等放走气体再完全打开,避免开盖过急液体喷出伤人。
5.强化应急处置:运输途中一旦发生泄漏等情况,个人力量无法挽救时,要迅速开往空旷地带,远离人群、水源。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要迅速将车辆移至紧急停靠带,规范设置警示区域,并立即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讲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性状、数量和泄漏等情况,便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危化品运输后应注意什么?
1.小心卸货,防止污染。
危化品有毒性、腐蚀性,一不注意就容易污染环境,特别是液体产品容易污染土地和水源。经过长途运输,危化品外包装都有一定破损,卸货时尤其要注意。没有专用站台的地方要铺跳板或木杠,用绳子拉住桶缓缓落地,或用废轮胎垫地,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使用者要注意,对危化品要搁置一段时间,等各种性能平稳后再使用。
2.及时清洗、消毒。
危化品运输车辆在结束运输作业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在清洗、消毒时,应注意危险物品的性质,掌握清洗、消毒方法知识,防止污染、交叉反应或引起中毒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