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辆吉 A 牌照半挂牵引车行驶至延龙高速公路 7 公里处时左后方轮胎冒烟起火,驾驶员停车打开双闪。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延边支队巡逻三大队民警路过,立即停靠警车,设置警戒标志,持消防设备灭火。因轮胎材质特殊火势蔓延且内胎爆炸,民警未退缩继续灭火。灭火设备用尽后,民警用路边积雪和矿泉水瓶灭火,6 人经 10 多分钟成功控制并扑灭了火势。
危险品从业人员在运输途中遇到车辆爆胎,如何保障安全?
1、紧急停车与警示
1.1选择安全区域停车:一旦发现车辆爆胎,应立即紧握方向盘,尽量保持车辆直线行驶,控制好车辆方向,避免急打方向盘或紧急制动,防止车辆失控发生侧翻等事故。同时,尽快将车辆移至紧急停车带或远离主干道的安全区域,如开阔的平地或路肩等,如果在隧道内爆胎,要尽量将车驶出隧道再停车。
1.2开启警示装置:车辆停稳后,迅速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适当距离处放置三角警示标志,一般在普通公路上应在车后 50 米至 100 米处放置;在高速公路上则应在车后 150 米以外放置。如果是夜间或雨、雾、雪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还应使用其他警示设备,如手电筒等,以提高警示效果,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让。
2、人员防护与现场警戒
2.1做好个人防护:驾驶员和押运员应立即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如果运输的是易燃易爆危险品,还应穿着防静电服等特殊防护服装,防止因静电等因素引发危险。
2.2设置警戒区域:以车辆为中心,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在周围设置一定范围的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靠近。一般来说,对于普通危险品,警戒范围可设置在车辆周围 30 米至 50 米;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等高危危险品,警戒范围应扩大至 50 米至 100 米甚至更远。
3、检查货物状态
3.1初步观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对货物的包装、容器等进行初步观察,查看是否有泄漏、破损、变形等异常情况。如运输的是桶装危险品,要检查桶盖是否松动、桶身是否有裂缝;若是罐装危险品,则要查看罐体有无泄漏痕迹、阀门是否关闭严密等。
3.2专业检测:如果有条件,应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货物进行进一步检测。例如,运输易燃气体时,可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空气中是否有可燃气体泄漏;运输毒害品时,可使用相应的检测试纸或仪器检测是否有毒物泄漏。
4、应急处置与报告
4.1采取应急措施:若发现货物有泄漏等危险情况,应立即根据危险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运输的是易燃液体泄漏,可使用砂土、蛭石等吸附材料进行覆盖吸附,防止液体流淌扩散;若是腐蚀性物品泄漏,可使用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同时,要注意避免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明火、静电等引发危险的因素。
4.2及时报告:迅速向所属单位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包括车辆位置、爆胎情况、货物状态、是否有泄漏等详细信息。同时,按照当地的规定和要求,向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报警,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持续关注货物状态和现场情况,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