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公共头部
运输企业风控系统
为为官网
入驻弹窗
请前往危司机移动端完成入驻
下载移动端
打开小程序
引流弹窗
请前往危司机移动端进行操作
下载移动端
打开小程序
新闻
346
2025/11/10
遇水反应化学品名单及应急处置措施
一、遇水反应有爆炸危险的物质钠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燃烧时呈黄色火焰。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钾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遇水、二氧化碳都能猛烈反应。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即使石墨干粉对钾亦不适用。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金属钙粉与水或潮湿空气接触生成易燃气体。与空气接触可能自燃。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使用专用粉末、干砂。禁止用其他灭火剂。钾钠合金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禁止用水,泡沫灭火。须用金属灭火器(氯化钠)或干砂进行灭火。金属锆粉[干燥的]加热时,与硼砂、四氯化碳激烈反应。加热时,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发生爆炸反应。与水接触会释放出易燃气体并自燃。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可用干砂、干粉、纯碱、石灰进行灭火。金属铷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失去光泽。与水剧烈反应,形成腐蚀性的氢氧化铷和氢气。反应热通常会点燃氢气。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可用干粉,干砂,氯化钠粉末,石墨粉进行灭火。金属铯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铯,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可用干粉,干砂,氯化钠粉末,石墨粉进行灭火。锂加热可能引起激烈燃烧或爆炸。与空气接触时,该物质粉末可能自燃。加热时生成有毒烟雾。与强氧化剂、酸和许多化合物(烃类,卤素,哈龙,混凝土、沙子和石棉)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激烈反应,生成高度易燃氢气和氢氧化锂腐蚀性烟雾。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化物灭火。可用纯碱、石墨粉、氯化钠粉末、铜粉进行灭火。镁粉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施救时对眼睛和皮肤须加保护,以免飞来炽粒烧伤身体、镁光灼伤视力。铝粉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与酸类或与强碱接触也能产生氢气,引起燃烧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可用适当的干砂、石粉将火闷熄。锌粉具有强还原性。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磺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粉末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采用干粉、干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钡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和酸类激烈反应,与卤代溶剂激烈反应。与水反应生成易燃、爆炸性气体氢,有着火和爆炸危险。禁止用水灭火。可使用石墨粉、氯化钠粉末、纯碱进行灭火。氢化钠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氢化钙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潮气、水或酸类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并能引起燃烧。与氧化剂、金属氧化物剧烈反应。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氢化钾化学反应活性很高,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加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氧化钾烟雾。粉体在受热、遇明火或接触氧化剂时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氢化锂化学反应活性很高,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氢化铝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能引起燃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氢化钛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氢化锆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硅化钙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水强烈反应,放出易爆炸着火的氢气。与氟发生剧烈反应。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四氢化锂铝(氢化锂铝)加热至125℃即分解出氢化锂与金属铝,并放出氢气。在空气中磨碎时可发火。受热或与湿气、水、醇、酸类接触,即发生放热反应并放出氢气而燃烧或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而爆炸。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硼氢化钠遇潮湿空气、水或酸能放出易燃的氢气而引起燃烧。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硼氢化钾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潮湿空气、水或酸能放出易燃的氢气而引起燃烧。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硼氢化铝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在潮湿空气中迅速燃烧。在氧气中,即使温度在20℃也会爆炸。遇水或水蒸气、酸或酸气产生有毒的可燃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硼氢化锂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潮湿空气和水发生反应放出易燃的氢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氢气、乙硼烷等易燃气体,容易引起燃烧。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碳化钙(电石)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氧化碳也无效。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灭火。碳化铝与水接触,会很快放出易燃气体甲烷,遇热源或火种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氨基化锂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遇水分解放热,并散发出易燃的氨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三溴化磷遇水发热、冒烟甚至燃烧爆炸。具有腐蚀性。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三溴化硼受热或遇水分解,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时会发生爆炸。具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土。禁止用水。氧氯化磷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五氯化磷遇水发热、冒烟甚至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化磷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化硼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水发生爆炸性分解。与铜及其合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遇潮气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也能腐蚀玻璃等。在潮湿空气中可形成白色的腐蚀性浓厚烟雾。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氟强氧化剂。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几乎可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反应而燃烧。与氢气混合时会引起爆炸。特别是与水或杂质接触时,可发生激烈反应而燃烧,使容器破裂。氟对许多金属有腐蚀性,并能形成一层保护性金属氟化物。本品不燃。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切断气源。须有无人操纵的定点水塔或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切不可将水直接喷到漏气的地方,否则会助长火势。三氧化硫与水发生爆炸性剧烈反应。与氧气、氟、氧化铅、次亚氯酸、过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触剧烈反应。与有机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触,会着火。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烟。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本品不燃。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过氧化钠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和与少量水接触可导致燃烧或爆炸。与硫磺、酸性腐蚀液体接触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遇潮气、酸类会分解并放出氧气而助燃。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过氧化钾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和与少量水接触可导致燃烧或爆炸。与硫磺、酸性腐蚀液体接触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遇潮气、酸类会分解并放出氧气而助燃。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过氧化钙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潮气逐渐分解。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过氧化锶强氧化剂。特别是在少量水的润湿下,与可燃物的混合物在轻微的碰撞或摩擦下会燃烧。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过氧化锌强氧化剂。特别是在少量水的润湿下,与可燃物的混合物在轻微的碰撞或摩擦下会燃烧。遇低级醇和水起化学反应而分解。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采用干粉、砂土灭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氯磺酸(分子式HSO3Cl)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氟磺酸(分子式HSO3F)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三异丁基铝遇水,高温剧烈分解,放出易燃的烷烃气体。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氰氨化钙(石灰氮)遇水或潮气、酸类产生易燃气体和热量,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如含有杂质碳化钙或少量磷化钙时,则遇水易自燃。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乙硼烷(二硼烷)遇潮湿空气能自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五硼烷(B5H9)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与水和水蒸气反应,放出易爆炸着火的氢气。采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氰氨化钙遇水或潮气、酸类产生易燃气体和热量,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如含有杂质碳化钙或少量磷化钙时,则遇水易自燃。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氮化锂具有强还原性。遇水或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氯化二乙基铝暴露在空气或二氧化碳中会自燃;与水强烈反应,甚至爆炸,生成氢氧化铝,氯化铝、乙醇,氢气。禁止用水灭火。采用石墨粉、纯碱、氯化钠粉末进行灭火。氢化钡与氧化剂和水接触生成可燃气体,可引起爆炸。采用干粉,纯碱,石灰或干砂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氢化铝锂粉末可在空气中自燃,遇水剧烈反应。采用干粉,纯碱,石灰或干砂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氢化铝钠与水接触生成可燃气体,可能引发爆炸。采用干粉,纯碱,石灰或干砂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氢化镁与水接触生成可燃气体,可能引发爆炸。采用干粉,纯碱,石灰或干砂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铈[粉、屑]遇氧化剂、水接触产生氢气,在热水中可加剧反应,可生成腐蚀性的氢氧化铈。大量水,泡沫,粉末,二氧化碳,干砂,不可用雾状水灭火。烷基锂遇湿气可能点燃;与水接触时释放爆炸性气体和热量。采用干砂,金属灭火器(氯化钠)进行灭火;不可用水灭火。二、遇水反应有燃烧危险的物质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强还原剂。250℃时能自燃。加热或接触明火能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连二亚硫酸钾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连二亚硫酸钙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连二亚硫酸锌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硼酸三甲酯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硫氢化钠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分解成氢氧化钠和硫化钠,并放热,易自燃。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三硫化二磷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五硫化二磷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以至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水或潮湿空气分解成有腐蚀和刺激作用的磷酸及硫化氢气体。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七硫化四磷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以至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丁基锂化学反应活性很高,与空气接触会着火。与水、酸类、卤素类、醇类和胺类接触,会发生强烈反应。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干粉、干砂。禁止使用水、泡沫或卤化物灭火剂。乙硼烷(B2H6)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温下遇潮湿空气能自燃。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并能与氟氯烷灭火剂猛烈反应。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十硼烷(B10H14)具有强还原性。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能引起燃烧。采用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乙基锌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化学反应活性较高,能与烯烃、十二碘甲烷、二氧化硫发生爆炸性反应。能和溴、水、硝基化合物发生剧烈反应。接触空气、臭氧、甲醇或胂能着火。和非金属卤化物剧烈反应生成可自燃的产物。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三乙基铝化学反应活性很高,接触空气会冒烟自燃。对微量的氧及水分反应极其灵敏,易引起燃烧爆炸。与酸、卤素、醇、胺类接触发生剧烈反应。遇水强烈分解,放出易燃的烷烃气体。采用干粉、干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三乙基锑自燃物品。遇空气、氧气、水、四氯化碳、卤代烷、三乙基硼、氧化剂和高热,都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具有腐蚀性。采用干粉、干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三乙基硼接触空气、氧、氧化剂有引起自燃的危险。遇水分解放出易燃气体。加热分解产生易燃的有毒气体。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甲基锌在空气中自燃,与空气接触会产生刺激性和轻微毒性的烟雾。遇水或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甲烷。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惰性粉末灭火。二苯基镁高度易燃。暴露于空气中可能自燃。遇水引起爆炸。二甲基镁高度易燃。暴露于空气中可能自燃。遇水引起爆炸。三、遇水反应有中毒危险的物质磷化钙磷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磷化氢(PH3为剧毒气体),由于伴随着放出自燃性的P2H4而着火,从而导致燃烧爆炸。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氧化碳也无效。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灭火。磷化钾本品遇湿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潮湿空气或酸分解释出剧毒和自燃的磷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磷化钠本品遇湿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潮湿空气或酸分解释出剧毒和自燃的磷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磷化镁本品遇湿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潮湿空气或酸分解释出剧毒和自燃的磷化氢气体。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磷化锌本品遇湿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潮湿空气或酸分解释出剧毒和自燃的磷化氢气体。遇浓硫酸和王水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磷化铝遇酸或水和潮气时,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自燃的磷化氢气体,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磷化锡本品遇湿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潮湿空气或酸分解释出剧毒和自燃的磷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氨基化钠受高热、接触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可发生爆炸。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三氟化硼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水发生爆炸性分解。与金属、有机物等发生激烈反应。暴露在空气中遇潮气时迅速水解成氟硼酸与硼酸,产生白色烟雾。腐蚀性很强,冷时也能腐蚀玻璃。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三氟化磷接触二氟化氧发生爆炸。与硼烷、氟、氧等发生剧烈反应。遇水或高热能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五氟化磷在潮湿空气中产生白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氟化氢烟雾。在水中分解放出剧毒的腐蚀性气体。遇碱分解。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溴化磷酰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三氧化磷具有强氧化性。遇氧气、空气、卤素、硫酸、水、氨等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本品不燃。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五氧化(二)磷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三硫化四磷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燃烧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遇热水水解,生成硫化氢气体。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五溴化磷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硫代磷酰氯与乙醇、甲醇激烈反应。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三硫化二铝遇水发生双水解,生产氢氧化铝和硫化氢。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甲苯二异氰酸酯遇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甲氧基钠(甲醇钠)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遇潮时对部分金属如铝、锌等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氰化钠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氰化钾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氰化钙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碘乙烷遇明火、高热能燃烧。遇高热时能分解出有毒的碘化物烟雾。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砂土。乙酰溴易燃,受热分解放出溴化氢和剧毒的碳酰溴。与水和乙醇发生激烈分解生成溴氢酸和乙酸。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丙酰溴易燃,受热分解放出溴化氢和剧毒的碳酰溴。与水和乙醇发生激烈分解生成溴氢酸和乙酸。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溴乙酰溴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碱类剧烈反应。遇水和乙醇发生剧烈反应,释出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溴化氢烟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乙酰碘可燃。遇水或乙醇发生反应放出有毒和腐蚀性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氯化乙基铝遇空气易燃烧,遇水引起爆炸。燃烧时能产生氯化物气体和有毒烃类。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磷化锶与水或潮湿空气接触生成有毒、易燃的磷化氢气体,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可用干粉、纯碱、石灰、干砂进行灭火。四、遇水反应产生氯化氢的物质三氯化铝(无水)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化砷遇水和紫外线分解,散发出白色烟雾状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与金属钠、钾、铝混合,撞击后能猛烈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化碘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具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四氯化硅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硅烷遇明火强烈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极易挥发,在空气中发烟,遇水或水蒸气能产生热和有毒的腐蚀性烟雾。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砂。切忌使用水、泡沫、二氧化碳、酸碱灭火剂。氯化亚砜本品不燃,遇水或潮气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氯化氢等刺激性的有毒烟气。受热分解也能产生有毒物质。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氯甲酸异丁酯遇明火、高热易燃。遇水或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采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不宜用水。戊酰氯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遇水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异戊酰氯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应急处置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丁烯二酰氯(反式)(富马酰氯)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苯甲酰氯遇明火、高热可燃。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氯异氰尿酸钠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与含氮化合物(如氨、尿素等)反应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受热或遇潮易分解释出剧毒的烟气。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乙基二氯硅烷可在水中剧烈水解,生成氯化氢和氢气。采用干砂,金属灭火器(氯化钠)进行灭火;不可用水。
150
2024/10/28
危运行业风险暗涌,老板如何破局?
149
2024/10/28
危险品运输老板的噩梦:驾驶员出事故,后果谁来担?
危险品运输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对老板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从法律责任方面来看,老板可能面临多种风险。若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老板可能需与驾驶员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例如,当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发生,若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运输企业负责人也可能受到刑事处罚。像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对伍某某、杨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件的判决,就给运输企业老板敲响了警钟。此外,如果运输公司法人未履行安全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也需承担相应责任。经济损失更是不可小觑。一旦发生事故,车辆维修、货物赔偿等费用高昂。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赔偿金额更是巨大。例如温岭事故中,造成20死172伤,后续处理与赔偿成为难题。危险品运输企业虽有强制保险,但不足部分仍需企业承担。若企业因赔偿陷入困境甚至破产,老板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一、运输企业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营运车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刑法133条交通肇事罪追究交通事故主要责任方。负有主要责任的,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发生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救人第一,其次拨打报警电话110和公司负责人电话,告知事故发生地和伤亡情况;最后拨打保险公司电话,说明事故具体情况。二、驾驶员需要立即支付伤员医药费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75条内容:1、医院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2、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3、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以上说明:1、医院必须无条件的先行抢救交通事故受伤人员;2、抢救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3、抢救费用不够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内容: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三、交通事故升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交通事故的定义:发生交通事故后,不论责任主次或者赔偿金额追究大小,追究到驾驶员法定流程就结束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定义: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应定性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根据事故等级成立事故调查组,对驾驶员所属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控制所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报告取证和审问,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罚款。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升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取决于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地方法规的要求执行(各个地方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有相应的条款和解释)。
148
2024/10/28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发布,危险品老板的挑战来了!
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JT/T1482-2023。以下帮大家摘取《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中与危险品运输相关的监督检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的一般要求、通用检查内容及要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汽车客运站检查内容及要求,以及检查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承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实施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JT/T617.1—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1部分:通则JT/T617.5—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5部分:托运要求JT/T617.7—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JT/T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regulatoryinspectionofsafetyproduction承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道路运输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安全生产行政命令等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和监督的行为。3.2综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comprehensiveregulatoryinspectionofsafetyproduction承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据法定职权,按照既定的检查计划对道路运输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安全生产行政命令等情况进行全项目了解、调查和监督的行为。4一般要求4.1检查名录库4.1.1承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监管部门”)应分类建立辖区内注册的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名录库,按照经营类别进行分类标注并实现动态更新。4.1.2监管部门应建立检查人员名录库,按照业务专长进行分类标注并实现动态更新。进入名录库的检查人员应持有执法门类为道路运政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并按规定参加在岗培训。4.1.3监管部门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者技术专家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应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领域技术专家名录库,并按照专家业务专长进行分类标注。进入技术专家库的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a)熟悉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b)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c)具有道路运输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或者从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相关工作10年以上;d)无违法、重大违纪行为和不良信用记录。4.2检查计划4.2.1监管部门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根据工作需求适时调整完善,明确检查时间、检查对象、检查内容等。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应向社会公示。4.2.2监管部门应按照监管领域,针对不同安全风险水平的检查对象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安全风险高的企业应适当加大执法检查频次。4.2.3针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及汽车客运站,每年应至少开展1次综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可将综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分次完成;针对其他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及相关业务的企业,应在3年内完成综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4.2.4监管部门可会同其他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行联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联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可纳入被检查对象的检查频次统计。4.3检查要求及方法4.3.1检查应采用资料审查、座谈与询问、查看与查证等方法。a)资料审查:通过查阅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实施记录、档案等资料,核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b)座谈与询问:考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对安全生产相关法规以及知识要求、安全操作技能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掌握程度。c)查看与查证:通过抽查企业装备设施等,核查装备设施等与相关要求的符合性。4.3.2对从业人员、装备设施、记录、档案等内容应分类按照GB/T2828.1-2012的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I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总体数量与最低抽取样本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4.3.3凡涉及抽样检查的内容,执法人员对检查结果有疑问,或者认为检查事项风险较大时,可以扩大抽样比例,按照GB/T2828.1-2012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Ⅱ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总体数量与最低抽取样本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4.3.4监管部门的检查工作记录内容应精细准确、简明扼要、结论明确。4.3.5监管部门应建立检查档案,保存期不少于3年。档案内容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汇总表,见附录A;b)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表及相关图片、视频或书证材料。4.4检查程序4.4.1检查准备4.4.1.1监管部门应根据检查任务成立检查组,从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调不少于2名检查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技术专家参与检查。4.4.1.2检查组应提前熟悉被检查单位的情况,宜准备录音、录像或照相设备。4.4.1.3检查组应实行组长负责制,由1名检查人员担任组长,明确检查组职责分工,编制检查记录表。4.4.1.4综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间应提前3天告知被检查单位,专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间也应提前告知被检查单位。注:专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指承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据法定职权,在检查计划之外,针对企业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有被上级部门督查或转办交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其他部门抄告重大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或者针对重点节假日、重大活动,对道路运输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安全生产行政命令等情况进行专项了解、调查和监督的行为。4.4.2现场检查4.4.2.1检查开始前检查组长应主动出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介绍检查组人员构成,说明检查事由,向被检查企业通报检查内容。4.4.2.2检查过程中应有企业代表人员在场。4.4.2.3检查人员应填写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表和检查工作汇总表,如实记录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意见等,保存提取的证据。4.4.2.4检查结束后应向被检查企业通报检查情况,并就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检查意见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确认。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将情况记录在案。4.4.2.5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行政检查工作汇总表应一式三份,由监管部门和被检查单位存留,监管部门存留2份,被检查单位存留1份。4.4.3检查结果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5通用检查内容及要求5.1资质条件检查企业营业执照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抽样检查企业的运输经营记录和合同等文件材料。营业执照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应有效,经营业务未超出登记的经营范围。5.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内容齐全、完整并实时更新。5.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度文本,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涵盖关键岗位的安全操作要求,内容齐全、完整。5.4安全生产责任制5.4.1抽样检查企业与各分支机构及关键岗位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其考核、奖惩记录,各机构、各关键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标准应明确,并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考核及奖惩制度的要求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5.4.2抽样询问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被抽取的关键岗位人员应熟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5.5安全生产会议检查企业近12个月之内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和安全例会召开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a)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有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个月有安全例会记录,通报和布置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c)会议记录完整记录会议召开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和讨论内容等。5.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宣传5.6.1检查企业组织的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初次培训和近12个月的安全生产再培训情况。培训档案应如实记录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授课人、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相关人员初次培训学时不应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学时不应少于12学时。5.6.2检查企业针对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警示教育情况,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应进行警示教育。5.6.3检查企业近12个月之内的安全生产宣传情况,应有安全生产宣传记录并定期进行更新。5.7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检查企业近一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提取和使用情况,提取比例和支出范围应符合要求。5.8安全风险管控检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情况,应有安全风险清单,针对辨识和评估出的安全风险均应有相应的管控措施。5.9隐患排查治理抽样检查企业近12个月之内任意2个月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抽查到的2个月均应有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和治理,落实了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5.10事故管理5.10.1根据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检查企业事故报告情况,应有事故报告记录,事故报告的时间、程序、内容应符合要求。5.10.2根据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检查企业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应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记录和改进防范、整改措施。5.11应急管理5.11.1检查企业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应符合企业应急预案制度的要求。5.11.2检查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每年应按规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演练过程应符合应急预案要求,有演练评估报告。7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检查内容及要求7.1基础管理7.1.1机构与人员7.1.1.1检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简称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设置情况,危货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应是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成员应包括运输经营、安全生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动态监控等业务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7.1.1.2检查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危货运输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应能适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7.1.1.3检查危货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机构设置或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车辆技术管理机构设置或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配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拥有20辆(含)以上车辆的企业设置车辆技术管理机构,且机构负责人明确;b)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配备符合每50辆车1人,最低不少于1人的标准。7.1.1.4检查专职动态监控人员配备情况,动态监控人员配备数量应符合监控平台每接入100辆车配备1人、最低不少于2人的标准。7.1.1.5检查危货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合格证明,危货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过安全考核合格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7.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宣传7.1.2.1抽样检查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近1年的安全生产再培训情况。培训档案如实记录了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授课人、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等情况;驾驶员培训内容应符合JT/T617.7—2018中5.2的规定,押运员和装卸管理员培训内容应符合JT/T617.1一2018中7.2的规定;相关人员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学时。7.1.2.2检查诚信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驾驶员的继续教育情况,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应不少于18学时。7.1.2.3检查动态监控人员岗前培训情况,动态监控人员上岗前应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7.1.3从业人员管理7.1.3.1抽样检查驾驶员聘用考核情况,聘用考核程序应符合危货运输企业驾驶员管理制度的要求,聘用时应严格审核驾驶员从业资格条件、安全行车经历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对实际驾驶技能进行测试。7.1.3.2抽样检查驾驶员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记录、道路交通事故记录及道路交通违法记录,不应存在下列情况:a)无有效的、适用的机动车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件,以及诚信考核不合格或被列入黑名单的;b)36个月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c)最近3个完整记分周期内有1个记分周期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d)36个月内有酒后驾驶、超速50%(高速公路超速20%)以上或12个月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e)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记录,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以及发现其他职业禁忌的。7.1.3.3抽样检查押运员、装卸管理员从业资格证,押运员、装卸管理员从业资格证应合法、有效。7.1.3.4抽样询问驾驶员、装卸管理员、押运员的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等内容,相应人员应熟悉相关内容。7.1.3.5抽样检查近期的安全告知记录,每次起运前应有对驾驶员、押运员的安全告知记录。7.1.4车辆管理7.1.4.1抽样检查车辆近12个月内车辆维护情况,应有车辆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维护频次应符合危货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7.1.4.2抽样检查近期车辆、罐式车辆罐体、可移动罐柜、罐箱及相关设备技术状况及卫星定位装置检查记录,在每次运输前应有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查记录。7.1.4.3抽样检查每次起运前车辆、罐式车辆罐体、可移动罐柜、罐箱进行外观检查的记录,每次起运前都应有检查记录。7.1.4.4抽样检查车辆技术档案,档案应一车一档,记录车辆从购置到退出运输市场的全过程,内容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车辆维护和修理(含《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车辆变更、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7.1.5罐体、可移动罐柜、罐箱管理7.1.5.1抽样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常压罐体的检验合格证书及相关安全附件校验报告,检验合格证书及安全附件校验报告应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且在有效期内。7.1.5.2抽样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压力容器的检验合格证书及报告,检验合格证及报告应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且在有效期内。7.1.5.3抽样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可移动罐柜、罐箱的检验合格证书及报告,检验合格证书及报告应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且在有效期内。7.1.5.4检查企业常压罐体清洗置换合同文件,如果企业更换常压罐体的充装介质需要清洗(置换),应选择具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机构对常压罐体进行清洗(置换)作业。7.1.6电子运单管理7.1.6.1抽样检查运单系统、动态监控系统、运单等信息,企业每次运输任务应制定运单或者电子运单。7.1.6.2抽样检查电子运单填写情况,运单填写应符合JT/T617.5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7.1.6.3抽样比对运单、车辆运行轨迹、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资质、罐体适装介质等信息,企业应当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且与运单填写内容一致。7.1.7动态监控管理7.1.7.1检查动态监控值班记录,动态监控时间应覆盖车辆运营时段,有动态监控人员交接班记录。7.1.7.2检查企业动态监控报警阈值设定情况,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动态监控平台中设置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离线、漂移、轨迹完整率,核定运营线路、区域及夜间行驶时间和速度等阈值。7.1.7.3检查动态监控人员对动态监控平台的使用和操作情况,动态监控人员应能熟练完成实时监控、指令下发、轨迹回放、统计分析等操作。7.1.7.4抽样检查近期动态监控平台中记录的各类违法违规报警信息,处置率应达到90%以上。7.1.7.5抽样检查近期动态监控平台中驾驶员各类违法违规报警记录的统计情况,对报警次数多的重点驾驶员应有重点监控和安全培训记录。7.1.7.6检查动态监控平台中车辆接入情况,企业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均应有效接入危货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平台,危货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平台有效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7.1.7.7检查车辆和驾驶员的基础资料在动态监控平台的录入情况,相关信息应准确、完整。7.1.7.8危货运输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动态监控的,检查企业近期内部动态监控处置情况,对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车辆和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均应及时进行处理。7.1.8应急体系7.1.8.1检查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记录,企业应急预案应进行评审或者论证,有相应的评审或者论证记录。7.1.8.2检查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企业应急预案应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备案。7.1.8.3检查配备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证明材料,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或者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7.1.8.4检查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记录,企业应定期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7.1.8.5检查应急值班制度和值班记录,企业应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品运输单位应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h应急值班。7.2现场技术管理7.2.1车辆7.2.1.1抽样检查随车携带的证件,道路运输证、危险货物运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卡、驾驶员和押运员从业资格证等证件应齐全、有效,车辆审验应在有效期内。7.2.1.2抽样检查车辆、相关安全设备的技术状况,车辆及相关安全设备技术状况应良好。7.2.1.3抽样检查车辆粘贴或悬挂的标志牌和标记,粘贴或悬挂的菱形标志牌、矩形标志牌和标记应符合JT/T617.5—2018中第7章的要求。7.2.1.4抽样检查车辆配备的灭火器具,配备的灭火器具应符合JT/T617.7—2018中4.3的要求。7.2.1.5抽样检查车辆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JT/T617.7—2018中4.4的要求。7.2.1.6抽样检查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的安装情况,车载终端应符合JT/T794—2019中第7章的要求,且不存在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破坏卫星定位装置等情况。7.2.2停车场及设施设备7.2.2.1检查停车场的标志,停车场地应封闭管理,并设有明显标志。7.2.2.2危货运输企业承运剧毒化学品、爆炸品的,检查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车辆的停车区域,应设立专用停车区域,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7.2.2.3检查停车场配备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应急救援器材,危货运输企业应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应急救援器材,有专人管理。
147
2024/09/28
全国发布!国庆假期,这些高速禁止危险品车通行!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各省危险品车辆限行时间看这里哟!01北京、天津、河北为确保2024年国庆假日期间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决定,自2024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实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限行措施。一、禁止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包括持有《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行驶。二、禁止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包括持有《机动车载运危险化学品指定时间、路线、速度报告凭证》《机动车载运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外的其他危险货物指定时间、路线、速度报告凭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天津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行驶。三、禁止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包括持有《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行驶。02广东国庆假期限行:9月30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03山东国庆假期限行: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山东省境内高速公路。04重庆国庆假期限行:9月30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通行05江苏国庆期间,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江苏高速对危化品运输车全路网全时段禁行。部分重要路段、节点实施交通管制政策,相关车辆假日期间请勿驶入限行路段。06湖南国庆假期限行: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湖南省境内高速公路。07浙江08河南国庆假期限行: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河南省境内高速公路。09广西国庆假期限行:9月30日0时——10月2日24时,10月6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通行10安徽常规限行时间:0时至6时禁止危险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徽高速通行全天禁行济广高速岳潜段、岳武高速安徽段法定节假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限行11四川2024年9月30日12时至10月7日24时,四川境内高速公路禁止危险货物、大件物品运输车辆通行。对确需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医疗物资、机场航空燃油、高速公路加油站燃油以及涉及民生所需等特殊情况下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提前联系公安交警和交通执法部门,避开车流高峰时段,在监管下安全通行高速公路。12山西国庆假期限行: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山西省境内高速公路。13陕西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2024年国庆节假期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高速公路的通告为保障国庆节假期高速公路安全畅通,防止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经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研究决定,自2024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陕西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通行。9月30日24时前已经进入高速公路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需就近驶离高速公路。为高速公路服务区、航空机场、国家重点工程及有特殊生产需求的企业等重要民生项目运油、运气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医用氧配送车辆,需到陕西省内出发地或目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通行时间仅限于假期夜间22时至次日6时。14湖北常规限行时间:每日0时至6时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沪蓉高速(G42)荆宜互通至鄂渝省界(K1109+024M—K1281+744M)国家免费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重大节假日,全省高速公路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全天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沪渝高速(G50)宜都站至白羊塘省界站(K1181+136M--K1501)、恩来高速(G6911)罗针田互通至鄂西南站(K401+000M—K483+100M)、恩黔高速(S89)恩来恩黔互通至朝阳寺(K0—K48)路段湖北省公安厅尚未发布中秋、国庆限行通告15辽宁、吉林2024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辽宁省、吉林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通行。16宁夏自2024年9月30日14时至10月7日24时,宁夏境内高速公路将采取临时管制措施,禁止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放射性危险物品的车辆和大件运输车辆通行,已经批准的应停止运输或按规定调整运输时间、路线,确需向加油站、机场运送燃油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车辆,需提前向辖区高速交警报备后按要求通行。17内蒙古内蒙古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2024年国庆假期阿拉善英雄会活动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决定自2024年9月25日至10月7日,对省道S315线800KM至1023KM处路段实行货运车辆临时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限行时间:2024年9月25日18时至10月7日6时。二、限行路段:阿拉善左旗境内省道S315线800KM至1023KM处(看守所路口至蒙甘交界处)路段双向限制。三、限行车辆:中型、重型货车,牵引车、专项作业车、低速货车及拖拉机等货运车辆。(军警用运输车辆、消防车、邮政车辆,电力、通讯、水利、燃气等工程抢险车,市政、交通部门所属的环卫、道路养护专项作业车辆除外。)四、分时段限行车辆:运输应急物资、生活物资、鲜活农产品、天然气、汽柴油等车辆。以上车辆每日19:00至次日6:00时禁止在限行路段通行。五、对于途经阿左旗巴镇地区的驾驶人需要休息的,可将车辆有序停放至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四处大中型货运车辆临时停放处。(1.赛马场主席台北侧,铁骑营东侧空地。2.北环路中石化加油站西侧,莱凯优山美地以北空地。3.通古淖尔路与乌兰布和路交叉路口东北角空地。4.云尚都小区南侧空地。)18上海G40沪陕高速上海段全天禁止危化品运输车辆进入(医学危废车辆及进入长兴岛服务区和港沿服务区运油的油罐车除外)。G1503高速公路(蕰川路—郊环隧道)全天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同济高架路全天禁止运载危险品车辆以及《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车辆通行。